第一卷 跋

本书是将自二〇〇五年一月至〇六年十二月的《周刊SPA!》上连载的(空想科学的「生活提升委员会」)改写而成的。当初推动此一企划的是自由编辑新保信长先生,他的构想是三段式构成的专栏:「①点出问题所在;②从目前最尖段的企业或研究室学习;③以此为基础,提出空想科学式的解决对策。」

当我听到他的提议时,心中涌起一股「请务必让我来做!」的冲动。我写了许多以科学为名(虽然有点牵强附会)的书,也在大学任教,感觉自己隐约可以看见「科学到底还能做到什么」。而新保兄提议的这基本模式,又恰巧与我心中的某种印象相符。

这印象就是:无论是对全人类或对个人来说,科学就是经由「①找出问题点;②向外部寻求知识及资料;③靠自己的脑袋去想办法」三阶段而发展出来的。

从这印象反推,各位也该明白我的心态了。要我把问题留待他人解决,自己光坐着空等,只会让我缺乏前进的力量,也无法冒出想要解决问题的热情。但若是只靠既有的知识或能力就想解决问题的话,思考幅度又显得太狭隘了。光靠自己的脑袋瓜是无法思考出任何新东西的。

而在《周刊SPA!》的连载,正是实践我这想法的大好时机。所以我总是全力以赴,为了寻找雨伞和电梯的历史而遍览群书,听说西边有足以为我师者便搭新干线往西,闻及东边有先贤足以效法者就冲下楼梯搭地铁往东。而我所遇见的是远远超乎想像的史实,以及多人投注难以置信的热情和智慧,这些所见所闻无不令我大感惊讶、大开眼界。

在这连载的一年里,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事。

能让吸尘器和闹钟进步如斯的动力,其实是消费者的愿望和欲求。所谓「消费者的愿望」,与目前技术能否做到无关,而是毫不留情、就像哆拉A梦主题歌中那句「要是能那样就好了、能做到这样就好了」,可说是一种毫不负责的感情冲动。

而负责开发的技术人员,就是要回应这种要求,寻求各式各样的可能性。第一次挑战就成功抵达终点的例子几乎不存在。他们所面临的往往是永无止境的反复挫折与失败。终点才是那唯一一次胜利。是否拥有坚信那最后一胜终将到来,因而可以忍受之前的十连败或二十连败的精神力?这是科技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的质问。

他们为何能努力到如斯地步?我听到许多企业的回答都是「为了让顾客高兴」。换做是从前,我可能会以为这不过是生意人的客套话罢了。然而现在,我从这句表面上很柔和的话语中,感受到充满气魄的觉悟之心。

现在也仍有许多技术人员正在注入他们的心血。有的人仅仅为了让反应时间缩短百分之一秒而努力不懈,也有的人拼命奋斗,不过是想腾出一根毛发大小的空间。而在背后支持他们热情的正是消费者的期望。就这层意义来说,只要你常对身边事物抱持梦想,甚至有所不满,就算你完全不擅科学,听到科学就头大无比,你也能够对科学进步有所贡献。

就是因为人们的期待要多大就有多大,技术人员才能投注他们的热情于其中。如果每个人都认为梦想不可能实现,技术人员都只做些可以立刻产出结果的工作,那样只会得到枯萎的未来而已。人人都要自由自在地作梦,而技术人员则以「让这些梦想得以心满意足地实现」为目标。正因为有这种看不见的联手合作,才能让许多的不可能化为可能。我是这么认为的。

二〇〇七年六月一日 柳田理科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