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七轻小说 > 其它文库 > 银环计划 > 【第一章】

第一卷 【第一章】

我所属的《地球的科学与情报》杂志编辑部,南面有个大窗户,从这个窗户望出去可以看见低垂在南方天空,一道看似白色的细环。

我们公司堪称出版界巨头,但旗下《地球的科学与情报》杂志的发行量几乎与财政赤字成正比,虽然就创刊至今的年资而言,高居全公司第二名,事实上却与拖油瓶无异。这本杂志目前之所以尚未惨遭停刊的厄运,是由於现任社长尊重前任社长对於气象、天文地质学的热忱,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他杂志的销售情况一向良好。也因此无论我与同事桑山每每在电梯与楼梯碰见《超级漫画》杂志或是《冒险少年》杂志部的编辑时,总是不由自主地礼让对方先行,再怎么样人家杂志的发行量总比我们多了两位数……

但这阵子以来,一向走路有风的他们见到我们,彷佛背後扛了一个大包袱,表情显得有些谦卑。

「你也买了?」

「是啊,我想看看那道环。」

自从这道环完成後,购买天文望远镜以便观看的人们大增,光学器材公司的股价跟著水涨船高,少数投机份子也从中获利不少吧。

我与桑山正是光学器材公司业务部最受欢迎的人物,至此我们已感到心满意足。

因为全世界首次以书面文字报导那道环的正是我们,这份创刊近半世纪的《地球的科学与情报》仅仅三次销售一空的记录之一就是我们达成的。老实说,如果金钱能伴随著名声而来,那我们就更无所缺憾了……

圈著地球的这道银环,内侧半径九九七○公里,银环本身半径为十一点五公里,纵面积为四百平方公里,沿著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绕行,与黄道面垂直。

透过无数个人造卫星所拍摄这道银环与地球的照片,也许会再度引发继登陆月球後另一波的太空热潮,抵达火星的梦想也开始挂在太空迷嘴上。

这道轮在二十世纪结束之前尚未出现,在西元一九九四至一九九六年之间由人类完成。工程花费了两京四千兆吨──相当於两百四十亿艘一百万吨油轮所能容纳的水。

「温室效应」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从二十世纪後半起就不断有人指出,但是向来以国家利益至上的各国领导者完全无视科学家们的警告,直到距离二十世纪末不到几年的时间才有转变。

「气候异常」已经不再是正确的形容词了,全球气候与气象持续不规则的变动,使所谓的「正常」毫无基准可循。

欧洲这几年来,春季豪雨,夏季酷热,冬季积雪高达数公尺以上,并伴随著寒流来袭,甚至连秋季的天气也不稳定。来自亚洲某经济大国的情侣特别选在秋天漫步於艺术气息浓厚的巴黎,却受到大风与气温突变的影响,双双躺进语言不通的异国医院里。

而他们祖国的情况也不乐观,九月的北海道居然有五公尺的积雪,另一方面,据报东京最低气温为二十七点五度,承受著不人道的酷暑待遇。火山活动也日渐频繁,气象局因此要求增加预算,而与财政部迸出紧张的金色火花。

中东油田的乾涸现象早已口耳相传,北海油田也因暴风雨的肆虐而形同停工。

全球几乎对大地略夺殆尽,如果仅限於石油、煤炭、铀矿、天然气等地下资源的挖掘与消费那并不成问题,但美国谷仓地带长久以来实施略夺农耕法,宁愿消耗两公克的土地以收成一公克的小麦,使得大地的忍耐力似乎也到了极限。地表流失使得土壤缺乏养份,虽以化学肥料加以弥补,反而是将地力的潜能连根拔起,这种恶性循环不断加速,导致大平原开始沙漠化。

不仅是小麦,连玉黍蜀与大豆的生产量也逐年锐减,美国政府一改数年前的态度,首次公开表示粮食输出的困难;日本政府对美国这种态度委婉地表示遗憾後,却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间与富饶的阿根廷进行粮食交易。

这段期间,南半球的情势也逐渐出现恶化的徵兆。

根据美国国家海军发言人的报告,明显得知南极大陆出现了融冰现象。

由於绿稻驱逐舰拦腰撞上漂浮在预定航线上的冰山,目前确定有三十名死者消失於冰海之中;在美军大肆歌颂殉难士兵的同时,批评声浪也随之出现──

「没有任何观测设备的军舰怎么会在南极海面徘徊,这证明美国企图独占属於全人类财产的南极大陆,并作为军事用途之用。」

苏联外交部不知第几任的次官如此表示,目前南极条款期限已过,新秩序也尚未产生,一切状况尚未稳定前,只有将旧条款的效力延长三个月。但现在甚至是苏联也承认,南极大陆的冰山一旦全部融化,整个海面将上升六十公尺,而这个可能性已大大提升。

海面上升六十公尺,粗略计算总共有两千四百万立方公里、两京四千兆吨的海水必须想办法处理掉;否则,全球人口稠密地区有百分之九十九将被淹没,光是恒河流域就会有五亿人流离失所。世界各大都市逃得过水患的只有墨西哥、圣保罗、重庆、约翰尼斯堡,而东京、纽约、上海、伦敦、里约热内卢、巴黎、旧金山届时将沦为海中都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