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七轻小说 > 其它文库 > 阿宅,你已经死了! > 第5章 萌的起源

第一卷 第5章 萌的起源

日本社会的特殊性

到这里为止,我都在写关于御宅的事,不过接下来会稍微改变一下视点,试着来接触一下全日本都发生变化的事情吧。如同『御宅』从诞生到发展至今,差距如此之大,这三十年以来日本人的兴趣嗜好也有着极大的改变。

由于我们本来就活在这个时代之中,所以对这些变化不太会『咦?』地大吃一惊。可是如果是个外国人来到日本,一定会吓一大跳。而且是从差不多三十多年前开始就会吓到。

来到日本的外国人,可能会这样问:

『日本这国家是恋童癖大国吗?日本的未成年色情行业如此兴盛吗?』

为何他们会这么问呢?去车站走一走,答案都陈列在那儿。日本车站的商店所卖的杂志,几乎全都用美少女泳装的特写当封面!无论是给成人男性读的周刊,还是卖给青少年看的漫画杂志、或少年杂志,全部都是年轻女孩当道。虽然说里面也偶有成人女性,但那是极少数,更何况在洋人眼中东方女性原本看起来就显得年轻,这点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为何他们看了会觉得很怪异的理由。

像这种事情其实在别的国家是不可能的,因为太糟糕了。当然,电视杂志或偶像杂志会用偶像明星来当封面,但是绝对不会荒唐到任何种类的杂志都用少女来当封面。

对我们来说,这种情形反而因为太常见而见怪不怪了,所以不管是看到男性八卦杂志《朝日艺能》或《周刊朝日》这种老牌新闻杂志的封面,都变成十几岁的少女偶像挤出乳沟给人看,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劲。这并不是说外国比较了不起,但至少老美的《新闻周刊》和《时代》杂志就绝对不会这么做。

这么一来,外国人若觉得『日本这个国家,无论是杂志、漫画、青年杂志或给成人看的书,几乎全都是用衣着暴露的女孩子照片来当封面。感觉好变态,难道他们认定全国都是恋童癖吗?』也就不奇怪了

少年杂志的变迁与日本人的变化

在此我们有一个相当好的材料可以用来研究这个问题,那就是少年漫画杂志。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变迁吧。

《周刊少年杂志》堪称为少年杂志的先驱,于一九五九年创刊。当时的封面是最受欢迎的相扑力士朝潮抱着一位少年的照片。内容则是以军事战记类,也就是像第二次世界大战野史之类的东西为中心。

之后过了数年,战争类的题材就算再怎么玩也已经被玩完了。所以就把眼光慢慢转向科学和宇宙等题材,同时少年杂志的封面也变成全彩。大约从一九六二、六三年起,杂志潮流就这样从战记转向宇宙类型。

到了一九六〇年代后半,戏剧角色开始出现在封面上。其中一例就是当时大红的《雷鸟神机队》。这个时代的封面变得几乎全都是这个主题。

到了一九七〇年代,突然整个变得成熟了起来。竟然还找了电影大导演黑泽明的照片来当封面。这当然不只是拿他老爷子的照片放上去而已,而是把黑泽明的照片做成拼贴画来当封面,这对现代人来说恐怕连想都没想过。至少从来没看到过少年杂志拿宫崎骏的照片来当封面。这个时期的《少年杂志》应该是特别有品味的时代。

就像这样,《少年杂志》的封面与报导,从给儿童看的战记类型开始,转变成宇宙科学类型,又曾经转变成《雷鸟神机队》的角色……等,而在一九七〇年代突然急速成长,把黑泽明给抬出来了。

但是,就在一九七二年末,一切都改变了。这一年,封面是南沙织。

从此以后,《少年杂志》的封面开始走偶像明星路线,而且一直到现在。

所有的男性杂志都变了

《少年杂志》之所以用女性偶像明星来当封面而且坚持此一路线,当然有其商业理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销售量的增加。

原本其竞争对手《少年周日》与《少年王者》还继续努力地用漫画角色来当封面,可是终究还是敌不过『用偶像明星当封面才会大卖』这件事的诱惑。到了一九七〇年代后半,这两本也都开始用女孩子的照片当封面了。

只有《少年JUMP》因为发行比较晚,坚持定它独自的路线;除此以外其他所有的少年漫画杂志、少年周刊杂志等,全改用偶像明星的照片来当封面。说是『用年轻女孩当封面比较好卖』,但这倾向其实已经超越了少年杂志的界限。

紧接在一九七〇年代的偶像热潮之后,则是一九八〇年代掀起的女大学生热潮。其决定性的影响是来自于富士电视台的深夜节目《AllNightFuji》,起用了大量的女大学生在电视节目中实况转播,让她们变得像明星一般大受欢迎。结果因此掀起了所谓的『女大学生热潮』。

接下来,富士电视台又玩了一次同样的手法,只不过这次改起用大量的女高中生,开始了一个名叫《黄昏的娘娘》的节目。从此开始了女高中生的热潮。

这个影响可不只是在广播和电视上而已,就连活字印刷的书籍也因此受到波及。

一九八〇年摄影师筱山纪信开始在老牌新闻杂志《周刊朝日》的封面上刊出『女大学生系列』,也就是在封面上刊出许多普通(说是普通但还是很好看啦)的女大学生的照片。这系列持续到一九九六年为止,一直是该杂志的重点企画之一。

当然,无论是朝日新闻社此举,或女大学生系列,在开始推出企划时都强调这是有社会意义的,只不过一听就知道全是借口而已。

『为了记录现代的肖像』,这就是他们的说词。

但是『用女孩子的照片来当封面』这做法一旦系列化之后,不只是《周刊朝日》本身,就连其他各家的杂志也都注意到了一件事。那就是:

『用女孩子的照片来当封面,就会卖得好!』

就是这个禁忌的贱招。

当然,其中也有例外,譬如《周刊文春》和《周刊新潮》虽然也是给男人读的杂志,但至今都使用高尚的艺术绘画来当封面,但也正因如此,它们的读者层相当局限而无法扩展。

总之,之后几乎所有给男性看的杂志都一律用女孩子当封面。抢第一的或许是《少年

杂志》没错,但真正的热潮则是从一九八〇年代开始。就这样,日本变成了会被外国人误

认的『恋童癖大国』。

这个变化虽然来得相当急遽,然而站在当时的读者立场来说,也只觉得『因为用可爱的女孩当封面嘛,那卖得好也是当然的啦。』所以大家就都这样接受了这件事。

泳装无敌

但是这件事对制作漫画杂志的工作人员来说,可说是相当大的打击。

如《周刊海报》或《周刊大众》这种综合型八卦杂志,只要把女孩子的脸当成封面就能大卖,《少年了UMP》和《青年杂志》等青年漫画杂志的销售量也演变成由封面女郎决定,所以不知不觉之间,大家开始比赛看谁先找到哪个女孩,先签下哪个偶像,接着来个『本杂志独家!』,比比看谁家的封面女郎最呛。

就算你从来没有读过这些杂志,也曾在电车里看过它们的广告海报。明明都是漫画杂志,可是广告上占了最大空间的却是泳装模特儿的画面。

这几乎已经变成既定事项了,渐渐地每个人都会觉得这么做是理所当然。但是这种状况对漫画杂志的编辑们来说,其实压力是很大的。所以才说受到很大的打击。

就像画漫画一样,漫画编辑也非常辛苦,而且严重消耗劳力。

多数情形下都是漫画家和编辑像两人三脚一般,不惜摧残自身健康将作品赶出来。像这样拚上性命所做出的漫画作品,才能不输给小说或电影,成为世界最尖端的娱乐之一。然而当时的情况却变成,决定杂志销售量的,不是漫画的质量好坏,而是能不能找来更多十五六岁的美少女卖肉献身拍写真来当封面,这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国家。

我虽然算不上是偶像明星宅,也不会每周都去买《青年杂志》,但是若看到我喜欢的偶像登上杂志封面的话,我也会去买。这就是这么一回事,并不是什么稀奇的现象。所以这样做销售量当然会好。但是,这样一来我们真的就变成一群热爱偶像明星的人了。

这个倾向如同前述,并非长久发展而成。而是从一九七〇年代后半,更具体一点的说,是从一九八〇年代开始,日本才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

正是从一九八〇年开始,变成全日本都喜爱美少女,或说喜欢美女。每本杂志的封面都是穿着泳装的美少女,拼命卖肉露给人看,也不觉得有什么可耻的。日本也因此变成了一个很诡异的国家。

动画迷也变了

就连御宅文化之一的动画,也受到这股变化的波及,开始把性的表现当作受欢迎与否的要素,公然地推到台面上来。在此之前,这只是隐藏在作品中的氛围之类的要素而已,至少不会堂而皇之地拿到台面上来卖。

《福星小子》(一九七八~一九八七年》这部作品的原作是爆笑漫画,但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无疑就是女主角拉姆的性感造形。

而在一九八二~一九八三年播出的《超时空要塞MACROSS》,虽然是一部受欢迎的巨大机器人动画,但片中名为钤明美的美少女偶像歌手,更是该片人气汇集的主因。而为这角色配音的声优饭岛真理,也如同偶像一般大受欢迎。

同年《魔法小天使CreamyMami》开始播放,女主角是个会用魔法的少女,在设定上与《魔法师莎莉》是一样的。然而因为这个时代的观众反而是年轻男性比女性多,所以作品的走向很明显地与之前的魔法少女大不相同。

然后进入了一九九〇年代,《美少女战士》系列动画开始大受欢迎。每周守候在电视机前看着这群穿着超短迷你裙水手服的少女们,并为她们加油的观众,绝大部分可都不是『少女』们,因为在众多御宅眼中,已经把美少女战士当成偶像来看待了。

动画迷的断绝

就这样,这种名为美少女的性意味也变成了动画中的重要元素。这就和漫画杂志变成由模特儿当主角的情形有点类似。

而这么做的结果,就是让动画迷彼此之间发生断绝。

在此之前的动画迷,对于合家观赏级的动画例如《泡泡先生》(Barbapapa)等作品,和御宅最爱的《超时空要塞MACROSS》等作品,某种程度上是将它们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毕竟都是动画嘛。

这也和前一章所说的『坚强的御宅』这种意识有关联。御宅为了抵抗世人们歧视的眼光,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坚强的意志,所以有种『不可以只看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已』之类的感觉。然而自一九八〇年代以后,这种感觉变得薄弱许多。

看《机动战士高达》的人,看《美少女战士》的人,以及看《丸少爷》(NHK的儿童向动画)的人,还有看《攻壳机动队2:Innocence》(押井守导演的动画电影)的人,或看《龙猫》(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的人,彼此间四分五裂,再也不是同一群人了。

当然,《机动战士高达》的粉丝是动画迷,《美少女战士》的粉丝也是动画迷,《丸少爷》的粉丝也一样都是动画迷。可是,会有多少人是既看《丸少爷》又看《攻壳机动队2:Innocence》的呢?恐怕就寥寥无几。

这些动画迷各自都只看自己爱看的动画,要把他们统称为『动画迷』,恐怕太勉强。所以现在已经没有『动画迷』这种大一统的说法了,而要分成喜欢『看小众动画作品的人』、『喜欢看萌系动画作品的人』或『喜欢看幼儿动画作品的人』……等,依各自的领域来分类称之。而这种『各自领域之间的断绝』,也变得愈来愈大了。

引起这种断绝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所提到的『美少女』这种带有性意味的东西,在每个观众个人心中的兴趣占的分量多寡。事实上,当事者本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成了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去试着与现年十八、九岁的爱看动画的人聊一聊,你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论调。

『我到底是喜欢动画呢,还是喜欢美少女角色呢,还是喜欢声优……其实我自己也搞不太清楚耶。』

许多人都会这么说。之所以会说搞不清楚,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加以区分。以往的动画迷们虽然对于动画会依内容不同而细分得很清楚,但中心都一样是动画。然而现在的这些动画迷里,这种认为『那种小事无所谓啦』的人却愈来愈多。

这就是第三和第四世代御宅的『媒介混杂』现象。

『萌』的诞生

而从二〇〇〇年以后,出现了一个名词,可以很方便地用来说明这种『美少女主义抬头』与『各领域之间的断绝』,而且还变成了主流,那就是——『萌』。

我们御宅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感觉到『虽然我们同样喜欢动画,但是其实我们各自住在不同的世界里』的人变得愈来愈多了。虽然没有明讲,但我们早已感觉到这种彼此会因为各自的兴趣嗜好不同而分裂。而这个变化所产生的鸿沟,总觉得可以用『萌』这个字来说明一切。

虽然要定义『萌』很不容易,但我想在此可以这样来形容。

并不单单只是觉得『美少女好可爱』这种亢奋的感觉而已,还要再加上『我竟然会喜欢这种东西喜欢到如此亢奋,我真可爱!』以及『我明白这种萌,被萌到的我真是又帅又有趣!』这种感觉。也就是说不是单纯的『喜欢』,还包括从相当超然的、局外旁观的观点在内。而且,还能把少女的『可爱』这种感性置入自己身上。这就是我所定义的『萌』。

原本如果你喜欢的对象是《美少女战士》的话,那一定会被世间一般人当成变态。这一点,从前的御宅受过太多歧视,已经熟知这一点。

可是,所谓的『萌』就是包括『我明知会被别人当成变态,即使被当成变态我也还是喜欢,不,我就连自己变态的这件事也一并很喜欢!』这样的感觉在内。这也就是为何『萌』这个概念,愈来愈普及了。

而且,因为用『萌』来表达这种曲折复杂的感觉颇为方便,所以这个名词就被暂时采用当成共通的用语,这就是『萌』。

『萌』的渗透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萌』开始突飞猛进。许多学者在讲起『御宅论』时甚至还说『萌是御宅的中心概念』。不知是受了这种学说的影响,还是当真接受了这种说法,真的有人开始在电视机镜头前面大喊『好萌!』了。

看到这种情形,我再次产生了想大喊一声『咦?』的强烈不对劲感。

这种不对劲感,举例来说,就像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分班之后一定要选出一个班长出来,因为统统不认识,结果老师只好挑学号一号的某个姓赤川的学生出来当班长。过了一阵子以后,有人从美国来学校采访,看到赤川同学就说:『喔,你是班长啊,那你一定是全班第一名啰,你真受欢迎呀!』就是像这种不对劲的感觉。

『萌』只是因为用起来表达很方便,所以被暂定作为通用语而已,并不是什么中心概念。但是,也因为『萌』用起来很方便,所以我们也不得不使用。

多民族国家的御宅

前面曾经提过,原本御宅就像个多民族国家一般,各民族之间彼此兼容共存。不过,当然也不可能完全互相理解。

也就是说,军事迷所聊的东西,对于动画迷来说是不可能完全都听得懂的。但即使如此,如同前述,因为身为御宅有一定的教养,对于其他领域的事物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就算是这样,当军事迷说『好萌』的时候,美少女游戏迷却不可能听得懂他们在说些啥。

『萌』这个名词虽然是日语,我们好像也知道它的意思。可是因为其实是多民族国家,所以就像意大利移民不可能完全摸透犹太裔移民的底一样,我们虽然可以大致感知道彼此,却无法真正完全了解。

然而,毕竟打从集中营的时代开始,我们自己独力创造了这个国家,还曾经向世人夸耀:『咱们的国家可是很了不起的喔!』所以已经有了同族意识,或者说我们都意识到我们有着相同的文化。所以也不会拘泥于彼此之间的相异点,因此总是有『反正大家都一样是御宅嘛!』的感觉。

然而进入了公元二〇〇〇年之后,发生了空前的御宅热潮。《电车男》拍成了电影,又拍了连续剧;又因为『萌』这个字眼用起来太方便了,所以御宅人口爆炸性地增加。而且和以前大不相同的是,就算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精通,就算不具备丰富的知识也没有坚强的意志,只要感觉到『萌』,随便什么阿猫阿狗也可以自称(自认)说『我是御宅』。变成了这样的情形。

如同前面的比喻,虽然赤川同学只不过是因为学号刚好是第一号而被老师选为班长,可是却对美国来的采访者宣称:『对啊,我被选为班长是天命所在……』而且还说得好像本来就是这一回事似地。

而结果就是,我们所拥有的像共通文化一般的东西,或者该说是像共通文化一般的幻想,慢慢地崩溃了。

关于这方面,我们稍后继续再聊。

宅女的问题

这里补充一下有关于『宅女』的事情。因为我是男的,所以直到目前为止,讲的都是有关『宅男』的事,对于有关『宅女』的事都不曾提及。也因此,本书截至目前为止所说的『御宅』基本上都是指宅男。

尤有甚者,我们宅男和宅女是不可能互相理解的。但这和一般所谓的『男人与女人能否互相理解』之类的话题是完全两码子事,全不相干。

宅男是基于兴趣而形成的集团,所以感觉彼此之间好像交情好到足以无话不谈的地步;但是宅女之间都在聊些什么,我就不太清楚了。这并不是因为我是男的所以不懂,而是因为宅女彼此之问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御宅形象,以她们的的说法来讲,就是『腐女子』(特别喜欢男男同性爱作品的宅女)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宅女之所以从来没有出现过她们的御宅论,其背后原因就是这个没有定义的奇怪问题。在网络上常常可以看到类似以下的言论:『为何宅女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像冈田斗司夫那种“能够向一般大众解说腐女子、YAOI(以美少男同性爱为主题的作品)为何物”的御宅呢?』

宅男的御宅论完全没有提到有关宅女的事情。那么,谁都可以,总之推出一个代表,然后随她高兴,把什么叫『YAOI』、什么叫『Boy’sLove(BL)』、怎么样才叫宅女、怎么样才叫腐女子……等统统定出一个定义来,这样的话就能以此为根基来讨论许多事情了。但是,这种事就是从来都没发生过。

如果要问为何会如此,那是因为对女性来说,『差异』就是一切,即使是很微小的差异也一样。所以对于这类包括论,或说从全体来观察共同特征的做法,几乎完全无法接受。也就是说,如果今天有一位女性站出来高论『我们宅女都是这样这样的』,其他的宅女也只会注意看她的论调和自己的『不同』之处。

对我们宅男来说,虽然我们的喜好领域范围分得很细,但对这以外的事情却都挺马虎,而且因为是多民族国家,无论是什么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所以当我们被人说:『御宅都是这样这样的吧?』、『对二次元会萌起来的就是御宅吧?』、『立志当废柴就是御宅吗?』等评语时,往往会觉得好像也有一半是对的,所以会想:『算了,没差啦。』就觉得OK了。所以往往回答都是:『嗯,我好像也有点这样耶。』

因为『定义』这种东西原本就是概括性的,所以理所当然不会百分之一百符合,有时就算只有百分之五十符合也会觉得OK。男性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才会觉得宅八郎那种家伙也算御宅。

名为『女子』的生物

然而站在女性的角度来说,如果今天用概括而论的方式来论及『宅女』一事,她们只要看到其中有一半,甚至两成、三成的论述与自己的情形不合,马上就会说:『我才不是那样!』

『你所说的“宅女”有些部分和我不一样,不能百分之一百地形容我,所以你的御宅论是错的。』这就是她们的反应。也可以说是她们有寻找『不同之处』的倾向。

男女之所以有此差别,在于自我意识在根本上的差异。

对宅男而言,当个御宅这件事,比较没有来自社会的压力。或许有人会觉得这里说『没什么压力』的讲法,好像和前面的说法有若干矛盾。虽然说御宅受到不少的歧视和打压,然而到头来这个问题的本质,终究不过是个人兴趣的问题而已。既然只是兴趣的问题,那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知道就好,心中某处总会这么觉得。你也可以说这是男子气概。

但是对女性来说可就不行了。原本『女性』就是一种要和周围的人有共同感受,要和周围的人交流才能活下去的生物,可说比我们男性拥有更高的社会性。甚至可以半开玩笑地说,女人是一种比我们男人的脑筋更聪明的高等生物。

也因此,女性要当宅女,几乎等于是要挑战自己内心的性别意识和恋爱观,相当于自己的认同(Identity)问题。

女性有着『与周遭的人融合』的欲求,但这欲求恰好与『不被周遭的人所认同的兴趣』这种御宅感性是互相冲突的。而且这种『冲突』的方武,每个人都各自不一样,所以也无法与他人商量讨论。

像『YAOI』、『Boy’sLove』的概念,在世人眼中看来或许会以为是『男同性恋』,其实是有点不一样的。许多宅女认为『YAOI,就是不受“女人”这种杂质所污染的,纯粹的恋爱』。所以对女性来说,『去思考自己的宅味』就等于『去检验自己的恋爱观』一样。

女性的宅,是与她们『和周围的关系』及『恋爱的本质』有极大关联的,也就是相当于她们的『人生观』。我之所以说我不懂宅女,就是因为在这一点上,我遇到了瓶颈。她们身为御宅的那股苦恼之深,我总觉得无法理解。

我们男人当宅男,因为我们自己总以为『只不过是个人兴趣问题而已』,不会成为和『认同』有关的问题。然而对女孩子来说,要当个宅女,只要稍微想一下,马上就变成『认同』的问题了。

所以如果用概括而论的态度提出『宅女论』之类的东西的话,马上就会牵涉到她们的『认同』问题,所以她们只会说:『我才不是那样!』

她们只会觉得:『我不管这个定义是不是从宅女全体来当观点,至少就这个问题来讲,我就不是这样!』或者『就这个部分面言,我只能说我一点共鸣都没有。』这也都是因为攸关『认同』问题。

宅男的女性化

从前把『御宅论』视为『认同论』的问题,只会发生在宅女界。但是现在许多宅男也变成同样有认同问题。

如前述的斋藤氏或森川氏那类近期的御宅论,我们之所以会觉得『这种御宅论根本没有用』或者『虽然好像有许许多多的御宅论,可是无论哪一种我都无法接受』,这就表示,我们宅男也开始女性化了。从前看到宅八郎那种样子还会觉得『管他的,有趣就好』,现在就会觉得大错特错。

以前对宅男来说,看到这类概括而论的定义,也只会说『啊,这样讲也OK,OK啦,』最近却愈来愈不会这么说了。

也就是说,我们宅男也变得和宅女一样,把『当御宅』这件事和性别意识或恋爱观都扯上关系,变成认同的问题了。

最能表现这件事的,就是本田透写的《电波男》(尖端出版)这本书。作者本身是个御宅。而在这本书中,本田氏写道:『我们无法与活人女性交往。但是,无法交往一事绝对不是因为我们很不幸,而是二次元的女性对我们来说更有魅力。』也就是说他把身为御宅一事,与他本人的恋爱观互相连结了。这与从前那种『反正只是兴趣问题,随你怎么讲都OK啦』的情形是大不相同的。

这就是把对于自我的认同,和『当个御宅』这件事密切连接在一起了。也正因此,我们变得对于各种御宅论都非常过敏,喜欢提出反论。

如果是以前的话,就会说『OK啦OK,这样也叫宅,那样也叫宅,对啦对啦,御宅就是这样啦,OK拉拉队』,但是,现在就会觉得『这个不对吧?』或是『你根本就没搞懂嘛!』

也因为如此,我们御宅其实已经快要不能用『我们』这个字眼了。开始会感觉到:『我好像有点宅,可是我真的是御宅吗?』、『我真的可以说自己算是御宅吗?』……等疑问。

本书一开始所提及,那个在『青少年真心话大会』出现的男孩,那股不安定的感觉,就是反映出了这种状况。因为『身为御宅』一事,对他来说似乎变成自我认同问题。

如同思考『让我喜爱的这件事物,尽可能地得到社会的认同』一样,我们一点一点地开始考虑自我认同问题。而这正是现在的御宅论都定进死胡同的理由。

御宅评论的瓶颈

之前我们所介绍的那些御宅论,到此都遇上了瓶颈。现在这个时代,要定义出『御宅是什么』已经不可能了;而其论调,也同为这个不幸的原因。

如果是五年前左右,像森川氏的『御宅就是立志当废柴』之类的说法,还有斋藤氏的『御宅就是会对二次元萌起来』之类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宅男们看到也只会说『虽然我好像不是这样,不过算了没差,OK啦OK!』然后就接受了。

然而到了现在却产生无论如何都无法解开的问题,那就是『在乎差异之处』的态度。只要感觉到和自己有点不太一样,就会说『这不对.我不是这样!』这也就是为何我会批判他们。

例如前面曾提及,斋藤氏的《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一书,可以看得出他讨论的重心放在针对美少女的偏爱上。像这种就是把『动画迷』全都当成了『美少女动画迷』,而且认定『这种人就是御宅』的论调。然而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

若说有的御宅很迷《泡泡先生》,那也有的御宅是迷《丸少爷》的。而且还不只是这样。在Comiket的会场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御宅,甚至还有古装剧御宅在卖《必杀!》(注)的同人志。

像这种论调,应该要把动画宅、古装剧宅、军事宅和美少女宅全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些学者在写评论的时候,就只把『萌系』的部分放在中心来评论了。

这么一来,会觉得『咦?我可不是这样的喔。』的御宅也变多了。

的确,是有人只收集美少女人偶模型没错,可是也有人是只收集怪兽模型的。

还有专迷『早安少女组』的御宅,叫做早安宅。可是当迷美少女游戏的御宅大喊『好萌』的时候,和早安宅口中所大喊的『好萌』,会是同样的『萌』吗?恐怕会有着微妙的不同吧。

当我们看到可爱的女孩,或是人偶模型的时候,虽然都会说『好萌』,可能会有人因而认为我们是共通的御宅。可是,对于早安宅们,以及喜欢美少女动画的人们,还有喜欢电玩游戏的人们来说,他们口中时所说的『好萌』在意义上都不尽然相同,然而却同样讲出这个字眼。这也就是说『萌』这个概念,其实是非常硬拗而又概括而论的东西,而这正是现今御宅论所遇到的瓶颈所在。

译注《必杀!》是日本朝日电视自一九七五年以来播放的古装剧集,以古代的职业暗杀者为题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