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七轻小说 > 其它文库 > 残酷的处刑史 > 第三章◎十五~十六世纪 伦敦塔的囚犯

第一卷 第三章◎十五~十六世纪 伦敦塔的囚犯

在伦敦塔遭到斩首的名门淑女

一提到伦敦塔,大家就联想到那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观光景点,直到现在那里仍旧是英国皇室的行宫之一。在伦敦塔四周有身穿红色制服的禁卫军站岗,而且每天都定时举行卫兵交接仪式,吸引许多游客驻足观赏。

伦敦塔的起源,是征服者威廉为了防卫伦敦市区而建立的防御工事,一开始并没有那么多建筑。只有一座正中央的堡垒名为「白塔」,是在1078年建造完成的。

后来到了十三~十四世纪,亨利三世在位时,他在伦敦塔周围的护城河一带又增建一连串的塔楼和城墙,慢慢演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模样。经过这些修建工程,原本古罗马时代建造的外墙早已被拆除,而城区的面积则扩大到原来的三倍。除了白塔之外,还有卫菲尔塔、戴弗洛塔等等,总计有九座塔楼。

在伦敦塔内设置动物园也大约是在相同的时期。由于亨利三世喜欢珍禽异兽,有许多外国国王会馈赠各种动物给他,比方说挪威送的北极熊、法国送的大象、神圣罗马帝国送的豹等等,还有英国各地搜罗而来的珍贵动物,都圈养在这里。所以这座动物园堪称是全欧洲第一座动物园,而且还开放给民众参观。

伦敦塔之所以染上血腥的历史、成为牢狱、刑场的代名词,是要到后来十五~十六世纪的时候。举凡幼主爱德华、亨利八世的王妃安-博林、同为亨利八世王妃的凯瑟琳-霍华、大法官汤马斯-摩尔、人称九日女王的琴-格雷、伊丽莎白女王的亲信艾塞克斯伯爵等,许多王公贵族都曾被监禁在伦敦塔内,最后落得死于非命的下场。

亨利八世的时代

别名「蓝胡子」的亨利八世,当他在位的期间,就曾经将他六任妻子之中的两人送上伦敦塔的断头台,那段时期堪称是伦敦塔背负最多悲剧的时代。

亨利八世由于王妃凯瑟琳迟迟没有为他生下子嗣,想要跟妻子离婚,于是派遣大法宫沃尔西前去请示罗马教皇,因为当时天主教并不允许夫妻离婚。沃尔西这个人很懂得钻营之道,他原本是肉贩之子,但是一路飞黄腾达当上枢密院议员、约克大主教、大法官,集权力财富于一身。可是,和罗马教廷交涉离婚的事迟迟没有办妥,结果被亨利八世撤职,甚至以叛国罪逮捕起诉他,要将他押解到伦敦塔,1530年十一月,他还没抵达伦敦塔,就在路上病死了。

接替沃尔西继任大法官一职的是人文学者汤马斯-摩尔。也就是知名著作《乌托邦》的作者。由于亨利八世和王妃的侍女安-博林有染,于是自行宣告他和王妃凯瑟琳的婚姻无效,然后和安-博林结婚,此举违反了天主教的教规,亨利八世干脆和罗马教廷切割,另外创立了英国国教。汤马斯-摩尔自始至终都反对这样的行径,不肯出席国王与新王妃的加冕仪式,甚至不承认安-博林所生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拥有王位继承权。

结果到了一五三四年四月,汤马斯-摩尔也被判处忤逆国王之罪,被关进伦敦塔地下室的牢狱中。

其实汤马斯-摩尔并非首开先例。在他之前,洛彻斯特主教费雪早就因为反对亨利八世与安-博林结婚、以及反对英国国王兼任英国国教领袖而被捕,关在伦敦塔的钟塔里,当时他已经八十高龄了,费雪与摩尔两人都和荷兰的人文学者伊拉斯莫斯有着深厚交情,费雪还引荐伊拉斯莫斯到剑桥念书。

一五三五年六月十七日,这位费雪主教被押解到伦敦塔外的塔丘上处死。他的遗体先是被吊在伦敦桥上曝尸示众,然后扔进泰晤士河里。这时汤马斯-摩尔也被关在钟塔里,不过他的牢狱生活比较自由,家人可以送食物和衣服给他。

经过一年的监禁,汤马斯-摩尔出席在西敏寺召开的审判庭,不过这审判只是做个样子罢了,他的罪名早巳确定。于是,他又通过「叛徒门」回到伦敦塔内。当我们参观伦敦塔时,一进大门就会看到右手边有个厚重的铁栅门,那就是有名的叛徒门。当被告在法庭上被判有罪之后,就会用小艇载着渡过泰晤士河,然后穿越叛徒门,打人大牢之中。

由于亨利八世的怜悯,汤马斯-摩尔免于遭受五马分尸之刑,可以等同于贵族阶级,在塔丘上处决。后世的莎士比亚写了一出五幕的戏剧「汤马斯-摩尔爵士」,就是在描写一五三五年七月六日上午处决的过程。

当汤马斯-摩尔走上处刑台时,由于阶梯过于窄小,他于是对刽子手说:「要是上去的时候我摔着了,麻烦您扶我一把。至于下来的时候,我自己会小心。」

依照当时的习俗,刽子手在行刑前,会聆听死刑犯的忏悔之言。汤马斯-摩尔走上处刑台之后,拥抱了刽子手,鼓励他说:「打起精神,好好的完成工作吧。我的脖子比较短,恐怕不太好瞄准,得要你多费心了。」然后把头靠在斩首台上,又开玩笑的说道:「我没有犯罪啊,千万别砍我啊!」直到他人生的最后一刻,汤马斯-摩尔都不改幽默的个性。

斩首之后,汤马斯-摩尔的人头被挂在伦敦桥的桥门上,他的女儿玛格丽特-罗帕尔偷偷花钱买回了首级,葬在坎特伯里的圣邓斯顿教堂的罗帕尔家族墓园中,相较于尸体被扔进泰晤士河的费雪主教,汤马斯-摩尔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后来到了一九三五年,费雪主软和汤马斯-摩尔都被罗马教廷封为圣人。

伊丽莎白入狱

安-博林的女儿伊丽莎白,在少女时期的一五四四年,也曾因为托马斯-怀亚特的叛变事件而遭到牵连,姐姐玛丽一世女王(血腥玛丽)为此将她拘禁在伦敦塔内长达两个月。

亨利八世死后,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凯瑟琳-帕尔再婚嫁给了托马斯-怀亚持,他反对玛丽一世和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国王结婚,打算推翻玛丽一世,拥立伊丽莎白,于是发起政变。

但是政变失败,托马斯-怀亚特被捕后在塔丘处死,而他写给伊丽莎白的两封信都被扣押,使得伊丽莎白也被关进伦敦塔里。后来由于事证不足才释放了她,但是玛丽一世将她移送到伍斯塔克行宫严加看管监视。

日本的文豪夏目漱石曾形容叛徒门是「通往冥府的入口」,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从叛徒门送进去之后,能活着出来的人少之又少,而伊丽莎白就是那极为少数的持例。

◆伦敦塔的拷问刑具◆

詹姆士一世在伊丽莎白一世驾崩之后继任英国国王,从他执政的时代,伦敦塔就很少再执行死刑处决了,不过,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拷问刑具进驻伦敦塔。

举例来说,现在仍旧放置在伦敦塔内展示的「刑架」,就是当年汕留下来的拷问刑具之一。用刑时把罪犯的手脚绑在架子上,然后向两旁拉开。造成关节脱臼。这个刑具最初是十五世纪时担任伦敦塔治安官的艾克塞特公爵所引进的,所以人们给这刑具取了个绰号叫做「艾克塞特公爵的女儿」。

亨利八世时代的伦敦塔治安官吏凯菲顿,则是发明了一种名叫「史凯菲顿的女儿」的拷问刑具。这种刑具是一个A字形的铁架,顶端扣住罪犯的脖子,中段夹住罪犯的双手,底下则扣住罪犯的双脚。

在用刑时,借着调节铁架的开闭,可以把罪犯的头强押到双腿之间,使得身体弓起成为球形,所承受的痛苦不可言喻。

伦敦塔还有一个观光名胜叫做「紧迫牢房」,这个「牢房」高一公尺二十公分、深度只有六十公分,把人关在里面,由于空间过于狭窄,会强迫犯人低头用下巴顶着胸口。在这「牢房」里,想坐也坐不下来,想站也站不起来,只能一直保持半蹲的姿势。

另外还有一个名叫「老鼠洞」的牢房,设置在泰晤士河旁边,刚好和水而高度一致。每当泰晤士河水位上涨时,这间牢房里就会开始进水,同时还有许多饥饿的老鼠涌进来。罪犯在一片黑暗中与无数的老鼠搏斗,到头来是敌不过老鼠的尖牙利齿,变成老鼠的晚餐。

下场悲惨的两位小王子——爱德华五世与约克公爵

莎士比亚所描述的悲剧

在伦敦塔的众多悲剧之中,最引人落泪的,莫过于年幼的爱德华五世和他的弟弟约克公爵的故事了。这是发生在玫瑰战争(一四五五~八五年)末期的英格兰王位争夺战。

拉斐尔前派的画家约翰-艾福瑞特-米雷有一幅极为著名的作品叫「伦敦塔的王子们」,画中两位少年紧紧依靠在一起,神情紧张环顾四周。仿佛害怕有刺客前来,这幅画其实画的就是爱德华五世与弟弟约克公爵。

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理查德三世」之中,也提到身形佝偻的理查德(后来的理查德三世),将他的侄子爱德华五世和弟弟约克公爵关在伦敦塔的血腥塔内,后来为了夺取王位,甚至不惜杀害两位少年的情节。

莎上比亚的戏剧充其量只是个人创作,但后人几乎都认定理查德就是下令暗杀幼主爱德华五世的人,把这件事视为史实。而且,杀人现场血腥塔如今也对外开放供人参观。

一四八三年四月九日,当时的国王爱德华四世骤逝。这个消息立刻以快马捎信通知住在邻近韦尔斯的爱德华王子、和住在北方的格洛斯特公爵理查德(爱德华四世的弟弟)。

收到消息后,担任王储摄政的瑞佛斯伯爵安东尼(王储之母伊丽莎白的弟弟)和葛雷爵士立刻启程,保护王储赶往伦敦。王储与瑞佛斯伯爵一行人比理查德更早一步,先抵达了史托尼-史特拉福。

由于瑞佛斯伯爵顾虑到王储的叔叔理查德会对政局安排有所不满,所以把王储留在当地,他和葛雷爵士则是折返回到北安普顿去会见理查德。

但是这是个要命的决定,因为理查德是个极有野心的人,他听说哥哥死去,只留下年幼的王储,心里就起了夺取王位的念头。理查德先是笑脸迎接瑞佛斯伯爵与葛雷爵士,邀两人夜宿家中,但是到了隔天二十九日一大清早,他就派遣士兵逮捕两人,并且立刻处死。

孤伶伶待在史特拉福的王储爱德华,就这样落入理查德的手掌心,在理查德的护卫下前往伦敦。

皇太后伊丽莎白得知弟弟瑞佛斯伯爵遭到处决,心中有了不祥的预感,她赶紧带着另一个儿子约克公爵躲到西敏寺里避难。

五月四日,理查德一抵达伦敦,就宣布要在六月二十二日为新国王(爱德华五世)举行加冕典礼。

这个友善的举动,其实是要把躲在西敏寺里的王储胞弟约克公爵骗出来的计谋。理查德差遣使者波查大主教前去说项,果然轻松的从伊丽莎白身边骗到了约克公爵。

结果原先预定好的加冕典礼立即取消,国政全都落入理查德的手中。七月六日重新举办盛大的加冕典礼时,王座上主角已经不是爱德华五世,而是靠着诡计抢到王位的理查德三世。

被幽禁在伦敦塔内

人称「少年国王」的爱德华五世,就这样断送了继承王位的机会,他的弟弟约克公爵也一并被捕,两人都被关在伦敦塔内。当时爱德华年仅十二岁,弟弟约克公爵只有九岁。

理查德三世即位之后,有时人们会看到爱德华与约克公爵站在伦敦塔的窗户旁向外张望,那如同囚犯一般的眼神,让看过的人不禁难过落泪。

到了八月之后,突然再也没有人看到这两位小王子了。因此后世史学家大致断定,这就是理查德三世杀害「少年国王」与年幼胞弟的时间。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就连那些残虐不仁、奉命前去杀害两位小王子的恶徒,在说起暗杀过程时,也不禁泣不成声。

在戏剧描述中,两位小王子是在睡梦中被杀的。他们相拥而眠,脸上的表情天真无邪,嘴唇则像是绽放的玫瑰一般红润。枕头旁边还放着一本祈祷文。

看到这一幕,暗杀者起了恻隐之心,但是还是按耐住心中的悲悯,迅速的将两名少年勒死。

亨利七世阴谋论

除了「理查德三世阴谋论」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再下一任的国王「亨利七世阴谋论」。

理查德三世登基之后两年的一四八五年,他在博斯沃思原野战役中败给里奇蒙伯爵而战死沙场,里奇蒙伯爵继任王位成为亨利七世,从此宣告长达三十年的血腥战争(玫瑰战争)告一段落。

否定「理查德三世阴谋论」的人,主要的论点放在亨利七世即位后,曾向议会提出诉状,揭露理查德三世的叛逆之罪。可是,诉状中却丝毫没有提到理查德三世杀害两位小王子的事。而且,两位小王子死后,理查德三世并非第一顺位的王位继承人,卡在他前面的还有爱德华四世的五个女儿和众多皇亲国感,这些人都比他更有理由继承王位。

可是理查德三世在位的期间,这些拥有王位继承权的人都没有遭遇不幸,而是过着安稳的日子。反倒是亨利七世登基之后,就开始整肃异己,这些皇亲国感有些终生被关在伦敦塔里,有些则是衣衫褴褛的遭到处死,所以才会有「亨利七世阴谋论」的产生。

两具孩童的遗骨

到了一六四七年,有人在白塔外侧阶梯的下方挖出了一个木箱,里头装着两具孩童的骸骨。想当然尔,这就是爱德华和约克公爵的埋骨之处。虽然没有人知道两位小王子是如何被杀害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应该是在其它场所被杀害,然后才搬动尸体,埋葬到这个位置。

又过了二百六十年,到了公元一九三三年,这对遗骨经过科学鉴定,确认两人是近亲,其中一人年约十二~十三岁,另一人年纪在九~十一岁左右。由于年长的那个死者头盖骨上有血斑,因此推论窒息而死的可能性极高。

这两位小王子的惨死,为后世的艺术家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有许多绘画都以这个故事作为主题,比方说保罗-德拉洛契画的「爱德华的儿子们」、詹姆斯-诺斯柯特画的「杀害伦敦塔之王」、以及之前提到的约翰-艾幅瑞特-米雷画的「伦敦塔的王子们」,多到难以计数……

直到今天,在遗骨被发现的地方,仍有许多人坚称他们看到了两位小王子的亡灵。据说,这两位少年时常依偎在一起、彼此手牵着手不肯分开。

不幸的「千日王妃」——安-博林

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

十六世纪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有个别名叫做「蓝胡子」,因为他身旁的王妃换过一个又一个,总共娶了六个妻子,而且,其中两人还被冠上莫须有的(?)红杏出墙罪名而遭到斩首处死。

其中最有名的一位牺牲者,就是被称为「千日王妃」的第二任妻子安-博林。有不少电影都以她的故事作为拍摄主题。

悲剧要从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说起。原本,凯瑟琳是亨利八世的哥哥阿瑟所娶的王妃,可是,结婚不到几个月,阿瑟就死了,她因此成为寡妇。凯瑟琳的出身是当时国力强盛的西班牙的公主,当时英国为了维持和西班牙的同盟关系,才要求小叔亨利八世迎娶自己的嫂子当作王妃。

可是,弟弟娶哥哥的妻子是圣经律法所禁止的,所以当时还特别情商罗马教皇准许这件婚事。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经过这风风雨雨才结为连理,但凯瑟琳生下的众多小孩之中,只有一个小公主存活下来,其它孩子都不幸夭折。

这是触犯了上帝的律法,才引来的报应吗?就连罗马教皇的恩准也改变不了这样的命运吗?亨利八世为此非常烦恼。圣经最前面的摩西五经中的利未记,有这么一段经文:「人若娶弟兄之妻,这本是污秽的事,羞辱了他的弟兄,二人必无子女。」这段话一直在亨利八世的脑海里萦绕不去。

虽然在公开场合上,亨利八世仍旧照往常一般对待凯瑟琳,但是私底下,他已经对凯瑟琳心生不满。

正当他打算休了凯瑟琳,迎娶别的女人当王妃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最佳的人选,就是王妃身边的侍女安-博林。安-博林美貌又个性调皮,让亨利八世越来越着迷,两人之间也发展出情愫。

不过,当年想要离婚可不像现在这么容易,首先,就是要向罗马数皇请示,要求教皇准许他们离婚。但是偏偏现任的教皇克勉七世不敢触怒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凯瑟琳的侄子),所以迟迟不敢答应离婚的请求。

为了婚姻和罗马教廷决裂

一直斡旋却无功而返的亨利八世,后来逐渐失去耐性,决定要和罗马数廷切割,自创英国的新教。一五四三年,英国议会通过「国王至上法案」,从此英国的教会脱离罗马教廷的掌控,改而尊奉国王为宗教领袖,英国国教就此诞生。

坎特伯里大主教在亨利八世的威胁利诱之下终于低头,承认国王和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并准许亨利八世和已经怀有身孕的安-博林结婚。接着,亨利八世将凯瑟琳流放到遥远的阿穆特希尔,至于亨利八世与凯瑟琳之间所生的女儿玛丽公主(后来的血腥玛丽),地位则是突然逆转,变成了亨利八世的私生女。

这件事引来罗马教皇克勉七世的震怒,于是数廷声明亨利八世与安-博林的婚姻无效,两人所生的孩子都是庶子,从此不与亨利八世往来。

一五三二年的年尾,安-博林怀孕了,所以翌年一月亨利八世仓促的和安-博林办了秘密的婚礼,那时全国上下都在猜测安-博林会生下男孩或是女孩?亨利八世请医师和占卜术士看过之后,一致断定会生出男孩。于是国王决定孩子出生就要将他命名为爱德华或是亨利。

但是命运却开了亨利八世一个大玩笑,一五三三年九月安-博林生下了一名女婴(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知道了这个消息,亨利八世气得三天三夜都睡不着。对安-博林感到失望的亨利八世,于是撇下新娘不管,又到外头去寻找别的女人。

安-博林受到丈夫的冷落,心情大受打击,每次与亨利八世见面部忍不住大吵大闹。当亨利八世赞赏玛丽公主(国王与凯瑟琳所生)乖巧可爱时,就惹来安-博林的醋劲,心想将来要把玛丽公主当成侍女来使唤,或是把她许配给低贱的仆人。安-博林一直觉得,她之所以没生下男孩,是因为「那对母女」还在人世之故,所以想尽快解决掉这心头的祸患。

可是安-博林的计划没有成功,原本站在她这一边的人,现在却同情起凯瑟琳母女。这些人越聚越多,俨然形成一股势力。就在这时,一直为婶婶凯瑟琳叫屈、对亨利八世感到不满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那一派,也传出可能出兵攻打英国的消息。

到了一五三五年十二月,安-博林又再度怀孕了。翌年一月,被流放到远方金柏顿城堡的前王妃凯瑟琳因癌症病逝,这一切似乎都对安-博林有利,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安-博林知道,要是这次她又没能生下男丁,下场就会跟凯瑟琳一样,被亨利八世给抛弃。

到头来,安-博林的运气还真是不好,虽然怀的是男婴,但是却以流产收场。前来探视的亨利八世对她说道:「看来老天爷是不打算赐给我儿子了。若不是因为妳,这一切说不定还有转寰余地。」语气中带着无尽的冷酷。

这次亨利八世是真的下定决心要赶走安-博林了。亨利八世打算休了安-博林,和他的新欢珍-西摩结婚。珍-西摩也是侍女出身,她并非美女、也不是系出名门,不过她是来自于多产的家庭,家里有九个兄弟姐妹,所以生下男婴的机率应该会很高。

以前和凯瑟琳离婚所用的借口「婚姻无效」在此刻又派上用场。亨利八世考虑用同样的方式休了安-博林,国王任命的首相克伦威尔于是奉命设计安-博林,让她一步一步落入陷阱。

对克伦威尔来说,这也是扫除宫廷内政敌——安-博林派势力的最好时机。首相先是召来安-博林身边所有对她感到不满的人,开始散播对她不利的适言蜚语。

安-博林的「不贞」罪名调查委员会展开一连串追查,逮捕了安-博林的哥哥与其它年轻贵族共四人,对他们提出指控。

虽然这「不贞」的指控极可能是凭空捏造的,但亨利八世心意已决,他说:「我能把妳提拔到今天的地位,就能把妳从这个地位上头拉下来,妳若是忘了这点,那就怨不得我了。」另一方面,被逼到绝境的安-博林,也的确有可能狗急跳墙,做出不择手段的事。

被捕处决

五月二日,安-博林终于被捕入狱,押送到伦敦塔。起诉书上写到,安-博林曾引诱哥哥乔治和几名年轻贵族,还和其中一人约好,耍策划谋害国王,等国王死后再跟他结婚云云。

于是,安-博林被押往伦敦塔内一处名为绿塔的空地上处以斩首之刑,而她的哥哥与几位年轻贵族则是被处以绞刑。从安-博林被幽禁的地方往窗外望去,刚好可以看到那片名为绿塔的广场。

当安-博林听说她的丈夫「大发慈悲」,为了不让她受到绞刑与火刑的煎熬,而判处她斩首之刑时,她露出讽刺的微笑,向威廉-金士顿问道:

「不知道刽子手的技术好不好?」

接着,她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脖子,又说:

「还好,刽子手应该不会很辛苦,因为我的脖子这么细……」

金士顿后来写下这段谈话与感想:

「过去我见过许多次处决,死刑犯大都为自己感到哀怜。但是就我所知,这位女子在临死之际,却为自己感到喜悦。」

处决时刻订在五月十九日早上,安-博林在阳光照耀下,走上了设在伦敦塔内广场上的处刑台。虽然她面容憔悴,但是并没有流泪,也没有慌张失措。她的眼睛用布蒙住,屈身跪在断头台前,刽子手挥下大刀,安-博林的人头高高弹起,落入放在前方的篮子里。这短短三年的王妃生涯就此告一段落。

之后,安-博林的首级被挂在伦敦桥门之下示众,这是犯下「欺瞒国王之罪」的最适当惩罚。

以毫无根据的私通(?)罪名处决安-博林之俊,才过了短短十天,亨利八世紧接着就正式迎娶了珍-西摩,速度之快震惊了整个社会。

九日女王——琴-格雷

毕强塔的亡灵

在伦敦塔的众多塔楼中,过往历史最为血腥的莫过于十四世纪建造的毕强塔了。夏目漱石在他的小说《伦敦塔》中有这样的描述:

「不知为何,墙壁总是湿的。用指尖去摸摸,露水就顺着手指滑下,仔细一瞧,指尖已经染成红色。露水从墙壁的角落渗出、滴落,低头看着地板,发现那水滴的痕迹如此鲜明,形成了流向不规则的水痕。」

这「流向不规则的水痕」,指的是那些幽禁在塔内的人犯,在即将殡命之际,在墙上刻下的遗书。人们一方面思念着牢笼外的世界,一方面在墙上刻下最后的遗言,至少留下自己的名字,以供后人凭吊。

在墙上的许许多多文字当中,我们隐约看到了「琴(Jane)」这个名字。这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女,坐上女王位子的时间仅有短短九天,就被送上处刑台而香消玉陨。

一五五四年二月十二日,琴-格雷身上穿着纯白的衣眼,被带到处刑场上。其实她并没有犯下任何的罪行,一身清白就如同她身上穿的衣服。

当她走上处刑台时,神情丝毫没有惊慌,琴-格雷静静的把颈项靠在断头台上,接着,斩首的大斧无情的挥下,她的人头落在地上,发出沈闷的撞击声……

如今,每到她的忌日,她的亡灵就会身穿白衣出现在伦敦塔。最近一次有人目击琴-格雷的亡灵是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二日,距离她被处死的那年。已经相隔了四百零三年。

那是个冰冷严寒的夜,大约凌晨三点时,守卫听到有奇怪的声音,于是走出岗哨到外头张望,他朝着塔楼向上一看,赫然见到楼上有白影闪过,守卫被吓得魂不附体,他已经猜到那极可能就是琴-格雷,赶紧呼叫其它守卫前来确认,而赶来的守卫也同样目击了琴-格雷的亡灵,这就是最近一次的目击事件。

身陷阴谋漩涡中的少女

一五五三年,当时年仅十五岁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六世身体赢弱多病,众人心想就算他结婚也不可能生下子嗣,而且,要是爱德华不幸骤逝,最有资格继位为王的将是他的同父异母姐姐玛丽,但是当时掌权的贵族们却不希望英国皇室冒出一位女王来执政。

所以,抱有千政野心的诺森柏兰公爵约翰-杜德立,想要从玛丽那一派的手中夺取王位主导权,他手上的王牌就是向来友好的萨福克公爵亨利-格雷的女儿——琴-格雷。

当时琴-格雷只有十五岁,貌美如花,而且精通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法文、意大利文,堪称是全英国最有教养的女性。论起血缘,她的母亲弗朗西丝是亨利七世次女在第二次婚姻时生下的女儿,所以算起来琴-格雷是亨利七世的曾孙女。

为了阻止女王即位,而推出另一位女王,这个计画看来有些不合常理。其实杜德立心中打的算盘,是让自己家的四男基酉幅德迎娶琴-格雷,一旦琴-格雷生下男婴,他的孙子就能够继任王位了。至于杜德立家的子嗣尚未正式登基为王之前这段过渡期间,就暂时先由琴-格雷担任女王。杜德立如此说服了萨福克公爵,于是两人结为亲家,先让儿子基尔福德娶琴-格雷为妻。

虎视眈眈等待政变机会的杜德立,在一五五三年六月底爱德华六世病危时,赶到病榻旁痛陈女王玛丽即位会造成的危险,逼着爱德华六世写下遗嘱,让琴-格雷的儿子继任王位。

可是这个阴谋被诺福克公爵发现了,他把玛丽带回自己的领地加以保护,然后等待杜德立出招。七月六日,爱德华六世病逝,可是死讯却拖到十日才对外发布。杜德立原本计划国王一死,他就要拿着遗嘱逮捕玛丽,让琴-格雷登基,但是玛丽却躲在安全的地方,让他的计划无法得逞。

即使如此,杜德立还是继续执行计划,他召唤琴-格雷来到他位于金斯林的城堡,将先王爱德华六世的遗言、以及指定琴-格雷继任王位的决定告诉了她。据说琴-格雷刚听到这消息时,震惊到当场晕眩昏倒。但是,没人在乎她有什么感想,因为翌日就发布了爱德华六世的死讯、和琴-格雷继任成为女王的诏书。

然而,这个阴谋因为保密到家,只有琴-格雷的父亲萨福克公爵和杜德立的儿子知情,而没有事先征询其它贵族的意见,或是拉拢有力的帮手,所以是个莽撞无谋的政变。很快的,周遭的反对声浪随之而起,就连过去反对玛丽即位的贵族,也不认同杜德立的做法。结果,琴-格雷的女王宝座只坐了九天。

约翰-杜德立、琴-格雷、她的丈夫基尔福德、基尔福德的兄弟以及杜德立全家都遭到逮捕,而且对付叛徒的速度也很快,首谋者约翰-杜德立在八月二十一日就遭到处决。

经过半年之后,翌年一五五四年二月十二日,琴-格雷和丈夫的审判也有了结果,丈夫基尔福德被判在塔丘上处死,琴-格雷则被判在绿塔广场上斩首。

琴-格雷自己没有分毫的野心,却成了他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到了她临死之前,也没有人替她申冤,她只好静静的接受命运和死亡来临。

这就是「九日女王」琴-格雷所留下的悲剧故事。

艳丽的女王和她的众多情人——玛丽-斯图亚特

围绕在苏格兰女王玛丽身旁的男士们

一五八六年八月,一名年轻的贵族被捕送进伦敦塔内监禁,罪名是他涉嫌营救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并且密谋暗杀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这位年轻贵族名叫安东尼-巴宾顿,他出身显贵、家世富裕,在里奇菲尔德有自己的领地,家里还有妻小,照理说应该过着幸福的日子,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他要从事这样的阴谋活动呢?

其实,这位巴宾顿只不过是爱上了艳丽的女王玛丽、甘愿为她粉身碎骨的众多男人之一罢了。不可思议的是,凡是与玛丽有过一段恋曲的人,最后都免不了以悲剧收场。

出生后六天就成为苏格兰女王、五岁就当上法国太子妃的玛丽。她的前半生可说是光彩夺目。在受到文艺复兴熏陶的法国宫廷中,玛丽一直是吸引众人目光的第一夫人。

她有玫瑰一般的肌肤、端正工整的五官以及一头耀眼的金发。这么一位楚楚动人的美女,还能流畅的运用六国语言,精通诗词与舞蹈,在当时可说是无人能出其右的才女。

可是,玛丽的婚姻生活并不顺遂,她的丈夫弗朗索瓦二世自幼就体弱多病,登基即位之后才一年半,就在狩猎途中发起高烧,卧病在床,不久之后就病逝了。玛丽才十七岁就成了寡妇,伤心的她只好返回自己的祖国苏格兰。

在苏格兰,负责处理政事的是她的同父异母哥哥莫瑞伯爵,玛丽虽然贵为苏格兰女王,但只是挂名而已。为了度过无聊的日子,玛丽身边聚集了许多爱好艺术的臣子,自成一个小圈子,常举办法语诗歌朗诵和长笛演奏等沙龙活动。后来,玛丽和一位随从诗人传出恋曲,周围的大臣才感到焦虑,想尽快替她找到下一任的夫婿,免得这类谣言越闹越大。

玛丽不但是绝世美女、还拥有苏格兰女王头衔,一旦开始招亲,当然吸引了全欧洲王公贵族的注意,前来提亲的柯西班牙王储、瑞典国王、奥地利大公……人数多到难以做出决定。

但是玛丽所挑选的并非这其中最有钱有势的皇家子弟,她反而看上了一个英国贵族,名叫亨利-达恩利。这位青年才俊身材高挑、通晓舞蹈、诗词、乐器等众多才艺,玛丽对他一见钟情,认识之后还不过半年,两人就不顾周遭的反对举办了结婚典礼。

玛丽与伊丽莎白的王位之争

反对玛丽结婚的人除了身边的大臣之外,还有邻国英格兰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论辈份,伊丽莎白是玛丽父亲的表妹,比玛丽大九岁,伊丽莎白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的孙女,而玛丽则是曾孙女。

在通信时,她们常以姐妹相称,感情似乎不错,但实际上她们却对彼此抱持着很强的竞争意识。虚荣自傲的伊丽莎白一世,听闻玛丽拥有绝世美貌,内心当然不是滋味。

不仅如此,伊丽莎白之所以敌视玛丽,还有更现实的理由。因为一五五八年伊丽莎白登基即位成为英格兰女王时,当时还是法国太子妃的玛丽就公然反对伊莉莎白继承王位。

伊丽莎白是亨利八世与妻子安-博林所生的女儿,问题是,之前亨利八世和前妻凯瑟琳离婚时,并没有得到罗马教皇的核准,所以,从罗马教廷的角度来看,亨利八世与安-博林的婚事才是无效婚姻,而伊莉莎白就变成了私生女。

这么一来,真正血统纯正、有权利继承英国王位的,就只有身为亨利七世曾孙女的玛丽了。

当时声势鼎盛的玛丽,当然认定英国的王位也是属于她的,所以在任何官方文件上签名时,都会署名「法兰西、苏格兰统治者」。她这么做,很可能是传承自她的公公——前任的法国国王亨利二世,不过,却也因此引来伊丽莎白的不悦。

伊丽莎白之所以反对玛丽与达恩利结婚,主要理由还是因为玛丽是亨利七世的曾孙女。一旦她和名列英国王位继承顺位的达恩利结婚,就更加强化了继位的合法性,这点不可不防。

玛丽和达恩利两人排除万难结了婚,但是没过多久,婚姻就出了问题。达恩利虽然是女王的丈夫,但是行为举止却好像当上苏格兰国王一般傲慢,再加上他粗暴、性好女色、酒品极差等众多缺点一一显现,使得夫妇之间出现了裂痕。

起先玛丽对丈夫的无理行径还会尽量忍受,但是后来,达恩利竟然要玛丽在签署官方文件时。把丈夫的名字摆在女王前面,终于引爆了玛丽的不满。一五六六年,玛丽为达恩利生下了一个儿子,但是他们破碎的婚姻已经无法挽回了。

世纪之恋与妖魅的女王

就在这时,另一段感情趁隙攻占了玛丽的心灵。这场被人们视为世纪之恋的感情,男方是正值壮年三十岁的贵族伯斯维尔,他浑身洋溢着「雄性」的贺尔蒙,与玛丽过往的丈夫完全不同。伯斯维尔对王位抱有野心,以强势的态度争取玛丽的爱,当时才二十四岁的玛丽,过去除了年纪比她小又柔弱无力的丈夫之外,从没见过如此阳刚的男人,于是一头栽进了这个感情漩涡之小,迷失了自我,甚至做出一些违背常理的事。

伯斯维尔为了除掉玛丽现任的丈夫,派了手下去暗杀达恩利。某天深夜,达恩利居住的别墅突然发生大爆炸,人们将达恩利的尸体从瓦砾中挖掘出来之后,赫然发现他其实是被绞杀勒毙的。截至此时,达恩利与玛丽的婚姻才持续一年半而已。

可是玛丽接下来的行动更是匪夷所思,她并没有为死去的丈夫守节哀悼,只替达恩利办了个简单朴素的葬礼,之后立刻就和伯斯维尔举办了婚礼。

这样的行径惹来全欧洲的非难,邻近各国的王公贵族都责难玛丽,要她尽快将谋杀达恩利的犯人缉捕到案。可是这时的玛丽早已被爱情冲昏了头,根本听不进周遭的质疑和批判。

结果不满的贵族们竟然起兵叛变,剥夺了玛丽的王位,将她幽禁在湖中央的孤岛城堡里。至于伯斯维尔,则是被逮捕、驱逐到国外去。

无止境的牢狱之灾

这时的玛丽才二十四岁又六个月,荣耀的日子就宣告终结,紧跟在后头等待她的是漫无止境的牢狱生涯。她怎么都没有想到,和伯斯维尔谈的那场热恋,竟然会把她拖累到这样的下场。

玛丽靠着她的美色,诱惑负责看守她的城主的弟弟,借着他的协助逃出幽禁之地,还召集了一批军队,和那些叛变的贵族对抗。可惜,幸运的女神早巳不再眷顾她了。她的部队很快就遭到击溃,玛丽带着少数随从四处逃难,最后搭船走海路抵达英格兰,向「姐姐」伊莉莎白女王求助,希望英国女王能及时伸出温暖的双手。

但是,当时正是新教与旧教爆发流血抗争的时代,在伊丽莎白女王眼中,玛丽这位天主教国家的女王跑到英国这个新教国家来寻求庇护,十足是个麻烦人物。结果伊丽莎白女王不但没有协助玛丽,反而将她软禁起来。毕竟,英国正在推行英国国教,要是境内的天主教徒把玛丽当成精神领袖,就有可能发起叛变推翻政府,这是伊丽莎白女王所无法坐视的。

玛丽接下来的青春岁月全都被牢狱生活给填满,被软禁长达十九年之久。而在此同时,她的竞争对手伊莉莎白女王则是日益强大,建立起伟大的名声。相较之下,玛丽的前途毫无希望,双脚饱受关节炎之苦,才三十出头就已经满头白发。

即使如此,玛丽仍旧接受天主教国家西班牙和罗马教廷的援助,策划如何把伊丽莎白一世从王位上拉下来。在软禁的期间,她也秘密和天主教信徒取得联系。可是,这许多次谋害伊丽莎白、拥立玛丽继位的阴谋都被提前破获,许多人都背上罪名走上了断头台,就连身世不凡的名门贵族诺福克公爵也难逃一死。

至于那个伯斯维尔,他在流亡丹麦时被捕入狱,十一年后在监狱之中发疯而死。许多和玛丽有过一段情的男人也都是同样的结局,就像被下了诅咒似的,全都没有好下场。

走向处刑台的历程

这魅惑之恋的最后一名牺牲者,就是本篇一开头提到的青年贵族巴宾顿。只要玛丽这位从不死心的阴谋策划者还活在世上,英国就永远无法高枕无忧。伊莉莎白女王和她的重臣一想到玛丽就觉得芒刺在背,决定一劳永逸的解决掉玛丽。

行动始于一五八四年九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道法案,明文规定凡是策划谋叛、对伊丽莎白女王不利,所有阴谋参与者都将判处死刑。伊丽莎白最为倚重的左右手沃辛翰爵士于是开始策划,要让玛丽卷入暗杀伊莉莎白的阴谋,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把玛丽逼入死角。

偏偏在此时落入这争权陷阱中的,就是年轻、纯情、热血的天主教贵族巴宾顿。他以前还在舒兹伯利伯爵手下做事时,就曾近距离与玛丽有所接触,渐渐的产生了爱慕情愫。巴宾顿在伦敦加入了天主教徒的秘密集会,一群伙伴们经常在饮酒之余讨论营救玛丽的计划。

沃辛翰派出间谍基尔福德,假装友好而接近巴宾顿,还当信差帮玛丽与巴宾顿传送信息。想当然尔,这些信件都被拆封,解读密码,然后将手抄本送交给沃辛翰爵士。

巴宾顿毫无警觉的策划暗杀伊丽莎白女王、拥立玛丽,把这些计划都写在信件里送给玛丽,玛丽欣喜的答应了,要巴宾顿去执行计划。看在伊丽莎白女王眼中,这简直就像飞蛾扑火,得来全不费功夫。八月十四日,巴宾顿突然被捕,六名同伙都被关进伦敦塔里,此外,还有三百多名曾与他有过接触的天主教徒也因此被捕入狱。

玛丽这次再也无法全身而退,被逼入了绝境。九月底,由三十六名贵族组成治安审判会议,开始审判玛丽的罪行。玛丽毅然决然的在法庭上否认她有暗杀伊莉莎白女王的意图,但法庭还是宣告判处死刑定谳。

不过,玛丽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难过,她反而觉得,死刑能够让她从长久累积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一五八七年二月八日行刑当天,她用心挑选自己临死前的衣装打扮。她穿上有蕾丝装饰的纯白衬衣、貂皮滚边的黑色天鹅绒上衣、黑色的披风以及大红色的衬裙。

经过十九年的幽禁生活,玛丽的脸上多了一些皱纹,身材也略微发胖,但浑身仍旧散发出不可冒渎的高尚气质。她小心稳健的走上处刑台的台阶,当她脱下黑色披风与黑色上衣之后,露出了穿在里头的大红色马甲与衬裙,让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接着,她又戴上侍女递给她的红色手套,全身上下部被血红色所包裹,在这流行服饰的背后,隐藏着她求死的决心。

玛丽一边祈祷一边屈膝跪下,把头靠在断头台上,刽子手朝她雪白的颈项挥下斧头。玛丽-斯图亚特的生命终于结束,享年四十四岁。和她华丽荣耀的前半生相比,她的后半生可说充满了苦涩与悲哀。

另一方面,那位巴宾顿也为他对玛丽的恋慕付出了代价。这有勇无谋的青年竟然足以危害女王的性命安全,伊丽莎白对此震怒不已,她认为光是绞刑还不足以弭平她内心的愤怒。

巴宾顿等一伙人被关进伦敦塔之后,整个伦敦市都响起钟声、升起营火,民众大肆庆祝,因为这次叛变能防范于未然,而他们的女王伊丽莎白也平安无事,是值得庆贺的大事。

到了九月二十日,巴宾顿一伙人被押往赫伯恩北方的旷野执行死刑。刽子手奉了伊丽莎白女王的命令:「要在群众面前尽可能延长他们死前的痛苦!」所以刽子手用刀割开巴宾顿的肚子,慢慢的拉出肠子和内脏,让他承受这空前绝后的痛苦。却又求死不能。在施以酷刑的情况下,巴宾顿仍旧不屈不挠,大声以拉丁文祈祷:「我主耶稣基督,请赐给我助力。」就这样迎向了他的死期。

女王对宠臣的溺爱与愤恨——艾塞克斯伯爵

宠臣的宫廷生活

伊丽莎白女王在晚年时非常宠信的艾塞克斯伯爵(罗伯特-德弗罗),是名门贵冑金花雀王朝的后裔。自父亲那一代,就由伊丽莎白一世封为首任艾塞克斯伯爵,而且他的族人也都有显赫的地位,包括杭廷顿伯爵、多塞特侯爵等,可以说中世纪英格兰的顶尖贵族几乎都和他有血缘关系。

艾塞克斯伯爵的母亲莱蒂斯-诺利斯原本是女王的表妹,父亲在他九岁时病逝之后,母亲莱蒂斯就改嫁给莱斯特伯爵罗伯特-杜德立。而艾塞克斯伯爵就在女王的得力助手伯利公爵塞西尔的辅佐照料之下长大。

艾塞克斯伯爵天资聪颖,十四岁就取得了剑桥大学的学位,除了文采过人之外,舞刀弄剑也难不倒他。文武双全又充满自信的他,行为举止都谨守礼仪,而且花钱从不眨眼,是个身材高挑、顶着一头暗棕色卷发的翩翩美男子,他在十八岁时就加入远征军前往荷兰,活跃的功勋为他博得了骑士的称号,此后在英国宫廷内越来越受到女王的注目,终于跻身大内,成为女王身边的宠臣。

五十三岁的女王与二十岁的伯爵

艾塞克斯伯爵之所以能够成为女王的侧近,另一个助力是他的继父莱斯特伯爵-莱斯特伯爵早就是女王倚重、宠信的大臣,但是他感到自己年事渐高,为了和宫廷内势力大幅增长的敌对势力沃特-雷利对抗,莱斯特伯爵才推出艾塞克斯伯爵当作他的后继人选。

莱斯符伯爵这样的精心安排,可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当时已经五十三岁的女王,遇上了才刚满二十岁的艾塞克斯伯爵,心中就产生了好感,无论昼夜都相处在一起,一同聊天、听音乐。就算到了深夜,其它大臣都退朝返家,艾塞克斯伯爵仍旧留在宫里陪着女王打牌。当时周遭的侍从们流传说:「要等到晨鸟高歌,伯爵才会返家。」

不过,艾塞克斯伯爵并不是那种对女王唯命是从、看脸色行事的人,他年轻又任性,若是看到女王做了什么他不喜欢的事,就会当场指责女王,要是女王称赞哪个男人长相俊美,他甚至还会嫉妒的说:「那家伙有哪一点好!」

有一回,年轻俊俏的查尔斯-布兰德在骑马比武中获胜,女王为了褒奖胜利者,将黄金制成的西洋棋棋子送给布兰德,而布兰德则是以红色丝带系在女王的手腕上作为答礼。看到这一幕,嫉妒至极的艾塞克斯伯爵竟然口出瑟百说:「就连蠢蛋都能得到女王的宠爱。」还为此向布兰德下战帖,要求决斗,着实惹来不小的风波。

当女王偏爱艾塞克斯伯爵的敌手雷利时,他心想与其每天在宫廷里遭到冷落,还不如在荣耀中死去,于是他不顾女王的反对,径自加入了荷兰远征军。女王派人到欧洲探查他的下落,找到他之后,立刻下令他返国,但艾塞克斯并没有立即响应,而是拖了好一阵子,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回到英国。

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女王赐给他一个年收入一千五百英镑的官职,又赐给他牛津主教管区的年收入三百英镑,此外,还把甜葡萄酒的进口课税专卖权交给他管理。伊丽莎白疼爱这位年轻的情郎,就像溺爱亲生儿子一样,几乎到了不辨是非的地步。

可是,年轻的艾塞克斯伯爵并不以女王的万般宠信而心满意足,二十三岁时,他在没有获得女王许可的情况下,娶了菲利普-席德尼爵士的未亡人为妻。女王对此大为震怒,下令「把你的新娘送到母亲家里,不得出门。」这次艾塞克斯伯爵听从了女王的命令,所以不久之后,女王和他又恢复了以往的和睦关系。

追求军事功勋的热血青年

当纳瓦尔国王亨利向英国请求派遣援军助战时,一心想要追求军事功勋的艾塞克斯伯爵立刻向伊莉莎白女王请愿,让他前往法国,协助当地的新教徒军队作战。经过两个小时的不断恳求,女王终于软化立场,让他出征。可是,艾塞克斯伯爵一渡过海峡到达法国,就不再听命于任何人,彷佛女王再也管不到他似的。他不进攻作战计划所定下的目标,反而攻击没有必要攻击的地区,需要停战的时刻,他又四处征战,为自己攫取利益,完全无视于大局。

「他跑到哪里、去做了什么?根本没有人知道。」

艾塞克斯伯爵还擅自赐予同行的二十一人骑士的爵位,听到这消息,女王实在无法忍受。

女王再次召见艾塞克斯伯爵,狠狠的痛骂一顿,换来的是艾塞克斯伯爵的忏悔,他立誓说再也不会这样胡作非为了。结果,女王还是原谅了他。

四年之后,艾塞克斯伯爵又恳求女王任命他为远征西班牙的总司令,女王这一回也答应了。不过,这次女王派了艾塞克斯伯爵的竞争对手——海军总司令艾芬罕的霍华爵士担任监军,负责监视并辅佐艾塞克斯伯爵。

这一次的远征相当成功,艾塞克斯伯爵一举攻下了西班牙的军港加的斯,就连同行的霍华爵士都赞誉他的勇猛。这一仗摧毁了加的斯的防御工事、掳获了好几名高阶指挥官,回程途中还画蛇添足的袭击了葡萄牙的小镇法罗。

艾塞克斯伯爵归国时受到英雄式的欢迎,这让女王很不是滋味。因为这一趟进攻西班牙的远征花费上百万英镑,艾塞克斯伯爵所带回来的战利品远远不足以支应消耗的军费,而当初约定好要夺取的财宝,又到哪去在这严厉的质问之下,艾塞克斯伯爵又露出无邪的笑容向女王谢罪,一阵甜言蜜语的攻势之后,两人的关系又重归于好。刚好,竞争对手的雷利因为和女王的侍女私通而被禁止出入宫廷,所以才三十岁不到的艾塞克斯伯爵,一跃成为宫廷内数一数二的大红人。

不过女王并没有被恋爱给冲昏头。她知道艾塞克斯伯爵谈情说爱的功力并不等同于他的军事和政治能力,所以,最重要的政府职位还是派任给伯利公爵塞西尔父子。

艾塞克斯伯爵在嫉妒与悔恨中突然离开了宫廷,又突然回到宫廷,这样反反复覆,令女王担心不已,一方面责备他不该这样肆意妄为,另一方面又疼惜他受了委屈,两人的感情又再次相好。

为了庆贺两人的大和解,女王在宫廷内举办了舞会和戏剧表演。看不出已经年过六十的女王和艾塞克斯们爵比邻而坐,用充满爱意的眼神凝视彼此。

但是。接下来进攻西班牙舰队根据地艾费罗与亚速群岛的任务,却是以失败收场。因为艾塞克斯伯爵分心进攻其它地点,却漏掉了最重要的目标——载运宝藏的西班牙船团,让船队平安躲进了难攻不落的特塞拉港。

归国之后,艾塞克斯伯爵受到女王严厉的斥责,并下令要他回到继父的别墅里反省。为了挽回伊丽莎白一世的心意,艾塞克斯伯爵写了许多「给爱人的信」,信中填满了美丽的辞藻,再一次化解了女王的愤怒。

女王息怒了,可是这回换成艾塞克斯伯爵在闹别扭,原来在他离开宫廷的这段期间,伯利公爵的儿子罗伯特-塞西尔已经荣升为首相。换言之,他的敌手已经爬上比他更高的地位。

于是艾塞克斯伯爵装病不再上朝,经过两个月在家反省的日子之后,女王还是没有在宫廷里见到他的身影,女王开始感到焦虑,赶紧任命他担任皇家纹章院总裁,艾塞克斯伯爵这才欢天喜地的接受任命、回到宫廷。

但是宫廷内的竞争并未就此止息,为了谁能够担任镇压爱尔兰叛变的部队指挥官,艾塞克斯伯爵又和伯利公爵父子起了争执。塞西尔父子推荐艾塞克斯伯爵的叔叔诺尔斯担任爱尔兰派遣军的总司令,艾塞克斯伯爵认为此举是要拉拢他的叔叔,担心叔叔变成敌对派,所以他推举塞西尔派的卡尔去角逐这个职务。

女王考虑之后,决定任命诺尔斯,使得艾塞克斯伯爵深感不悦,用激烈的口吻和女王争辩。女王也被惹得大发脾气,大喊:「你去死了算了!」还赏了艾塞克斯伯爵一个耳光,艾塞克斯伯爵回嘴说道:「这是无法忍受的屈辱!」甚至还把手放在剑柄上,在一旁的诺丁罕伯爵赶紧拦阻他,盛怒中的艾塞克斯伯爵于是当场退席,驱马回到翁斯泰德。

艾塞克斯伯爵始终认为自己是这场政争之中的受害者。但周围的人不断劝告他应当与女王和好,他只好勉为其难写了一封信向女王道歉,信上写道:「我并不是以臣子的身分觊觎女王的权威,而是以男人的身分被些下均美貌听虏获。」

结果,一如众人所预料的,女王又再度原谅了他。一五九八年的十二夜(指圣诞节假期的十二日节庆,一月六日的前一夜),大家又看到他和女王和睦如初,脸贴着脸在舞会上共舞。

在反抗与姑息之间游走

到了一五九九年,艾塞克斯伯爵终于被任命为爱尔兰派遣军的总司令,其实这时女王已经不像过去那么信赖他了,之所以仍旧将重任交付给他,旁人传言是因为宫廷里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艾塞克斯伯爵本人也对这趟任务不甚满意,因为女王一直对他耳提面命,要他尽量节约部队的装备与出征费用。再说,他带兵去爱尔兰,也担心其它政敌会趁此机会强化宫廷内的敌对势力。

到了三月下旬,艾塞克斯伯爵率领一万七千五百名步兵和骑兵,出发前往爱尔兰。只不过,这次远征的结果大大不如预期。出兵的主要目的原本是征讨爱尔兰北部的叛军总司令提戎伯爵,可是艾塞克斯伯爵听信了当地官僚的意见,竟然擅自把部队带到爱尔兰南部,去攻打曼斯塔的反抗军,把所有捉到的俘虏都杀光,还像以前一样,没得到女王允许就大肆封赏骑士爵位。

听到消息,伊丽莎白女王震怒至极,下令他立刻攻打提戎伯爵,否则就立刻归国。艾塞克斯伯爵遵从了这道命令,可是他乱花军费的习性不改,每天要消耗一千英镑,还四处巡游,打到后来甚至擅自和提戎伯爵订下了休战协定。

等到双方休战,艾塞克斯伯爵才临时决定回国。他似乎很有自信,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安抚女王的怒火,所以只带着少数护卫部队,在九月二十八日一大清早回到伦敦,满身泥污都还没清洗,就直接进宫,爬上阶梯、穿过走廊,直闯女王的寝室。

身上还穿着睡袍的女王,突然见到那个「照理说」还留在爱尔兰打仗的伯爵,难掩内心的惊讶,艾塞克斯伯爵用舌灿莲花的老方法逗女王开心,然后才离开宫殿。但是后来女王得知前线的实际战况,那就不是几句话可以打发她了。

当天深夜召开了枢密会议,艾塞克斯伯爵脱帽站在长桌的另一头听候发落,他奉命必须软禁在自宅内,甚至不许和妻子会面。过去,他以为只要用撒娇和反抗这两招就可以乞求女王的原谅,但是旁人看在眼中,认为这次恐怕没那么容易过关了。

女王拒绝了艾塞克斯伯爵每一次的谒见请求,并且断言道:「这家伙会将我国带往险境。」即使艾塞克斯伯爵病倒了,女王也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前往探视,只有派人前去简单的表达关切而已。

到了十月,女王解除了艾塞克斯伯爵所有的公职,并且列举出他做过的所有违法行径。艾塞克斯伯爵就像囚犯一样被软禁在叔叔的宅邸好几个星期,后来终于解禁得以外出,但是仍旧不准进入宫廷。

就像以前一样,艾塞克斯伯爵写了许多封信乞求女王的原谅,甜言蜜语堆积的向山一样高,但是这次女王不会再受骗了。虽然女王喜爱年轻的俊男,可是,生性吝啬节俭的她,实在无法原谅一个任意挥霍国库财产的男人。

艾塞克斯伯爵大部分的俸禄都被取消,他转而开始怨恨女王,对来访的朋友诉说女王的种种不是。甚至还说出:「女王在闹别扭,那个像鸡骨头一样瘦巴巴的女人也会闹别扭!」这样冒犯的话。这话很快就传进了女王的耳里,艾塞克斯伯爵的狂妄之言,等于是替自己挖掘了坟墓。

艾塞克斯伯爵叛变

艾塞克斯伯爵对女王的不满,吸引了一批同样对女王不满的人,每天出入他的宅邸说长道短,还怂恿艾塞克斯伯爵起兵叛变。

艾塞克斯在怨恨中开始策划叛变,他计划先将宫廷内的敌对势力一网打尽,然后占领伦敦塔与白厅,拘禁女王,并且要求女王将政府重要职位任命给艾塞克斯们爵和他的同伙。

可是这山雨欲来的气氛早就被女王派出的间谍给嗅到了,塞西尔皇室秘书长率先反制,1600年二月七日,女王的使者造访艾塞克斯伯爵的宅邸,要求他出席特别评议会,但艾塞克斯伯爵以生病为由拒绝女王的要求,另一方面,则秘密策划在隔天周日就要发起攻击。

隔天星期天早上。几名枢密院官员造访艾塞克斯伯爵的宅邸,被他监禁在图书室内。然后,他率领着二百名部下前往伦敦市区,想要煽动市民一同起义,但是事与愿违,政府早已掌控了市区的各个要道。

叛军一行人在城门附近遭到击溃,四散奔逃,艾塞克斯伯爵吃了败仗,只好退回自家宅邸,焚毁那些可能会对自己不利的文件与证据。这时,追到宅邸门口的士兵开始向艾塞克斯伯爵喊话,叫他投降,而枢密院官员之一的诺丁罕伯爵也随后赶到,并且向伦敦塔要求提供大炮与火药,艾塞克斯伯爵见到大势已去,这才走出大门,自动投降。

被关进伦敦塔大牢

艾塞克斯伯爵被捕后,立即送往伦敦塔监禁,女王下令尽快展开审判作业。在西敏寺大厅召开的审判庭上,负责审理的法官之一就是艾塞克斯伯爵最厌恶的敌手维尔顿公爵,可想而知,结果当然是判他有罪。庭上另一位他的宿敌雷利爵士,同样也判他有罪。

当天傍晚七点,法庭终于宣告死刑定谶,可是,由于女王顾念旧情,迟迟没有做最后的决断,甚至还一度下令延期处决,但这道命令不久之后就撤销了。于是,在松脂火把的照明下,卫兵带领着艾塞克斯伯爵默默走向刑场。

虽然艾塞克斯伯爵的亲朋好友认为,女王最后还是会给他特赦,但是在他心里,早巳知道自己的气数已近,女王不可能再原谅他了。

披着黑色斗蓬、戴着黑色帽子的艾塞克斯伯爵,来到伦敦塔城墙内的处刑台前,他好像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脸上的表情相当镇定。他先诵经祈求上帝赦免,然后脱下黑色外套与上衣,露出穿在里面的大红色背心。

艾塞克斯伯爵最大的敌手沃持-雷利,则是站在伦敦塔的窗口边,以禁卫队长身分见证死刑的执行。

当艾塞克斯伯爵伏法的消息传到宫廷里时,女王正在众多侍女围绕下弹奏她最喜爱的大键琴。女王默默的听完报告,周围的人都屏息以待,女王停顿了一会儿,又继续弹奏乐曲,好像没发生什么事似的。当时伊莉莎白女王心里到底想到了些什么呢?这恐怕没有人能够提出解答了。

遭到斩首的知识分子——雷利爵士

帮助女王走过水洼的大披风

以禁卫队长身分见证艾塞克斯伯爵的非公开死刑的沃特-雷利,当时就算是作梦也没想到,自己日后也会踏上相同的命运吧。

沃特-雷利的出身是英国西部地方的地主,曾加入胡格诺志愿军前往法国参战,也曾在爱尔兰带兵打仗。

1581年,二十九岁的沃特-雷利奉命前往英格兰的宫廷,递交爱尔兰总督的报告书给朝廷,这是他首次出现在宫廷中,不消多久,就吸引了伊丽莎白女王的注意。沃特-雷利身材修长、肌肉结实、个性开朗、胆识过人,还有一头浓密的黑发和漂亮的胡子。虽然说话时改不了德文郡的乡音,但他丝毫不以为耻,仍旧能够畅所欲言。

有一次,女王正要下马车时,偏巧不巧前方的地上是一大片水洼,沃特-雷利见到这情况,立刻脱下披在身上的全新披风,覆盖在泥泞上,然后向女王鞠躬说道:「请陛下放心通过。」或许就是这毫不做作的男子气概,敲开了女王的心门吧。

沃特-雷利也有莽撞的时候,还曾经和他人打架决斗而两度入狱,但是这具有攻击性的个性,看在女王眼中反而是一种魅力。伊丽莎白女王平日总是理性胜过感性,也可能是这个缘故,让她特别欣赏个性和她相反的、直来直往的行动派男人。围绕在女王身边的男士,包括艾塞克斯伯爵、雷利爵士、牛津伯爵等人,几乎都是这样的个性。

因此女王将骑士的称号颁授给雷利,由他担任女王贴身护卫队长,又任命他为德文郡与康威尔郡的海防副总裁,赐给他爱尔兰一处四万英亩的土地,让他租用海滨街的豪宅,还将无数专卖权交由他管理抽税,就这样,雷利的财富越聚越多,不知不觉成了大富豪。

此外,雷利还投资赞助海盗远征事业,袭击掠夺西班牙的宝船,攫取了更可观的财富。他运用这些财富资助并亲身参与远洋航行,数度前往纽芬兰岛、非洲沿岸,还在新大陆占领了新的领土,在得到女王的首肯后取名为维吉尼亚(意思是处女地,藉此荣耀女王)。

在新世界建立殖民地时,雷利发现新大陆有许多奇特的农作物,例如马钤薯、蕃茄以及烟草等等,他把这些农产带回欧陆的旧世界,还学会了抽烟斗,女王看到他抽烟斗的模样,觉得很有趣,也偶尔会抽抽烟斗赶流行。

可是,不管雷利是多么讨喜的青年,就和艾塞克斯伯爵一样,女王心中还是有一把尺。女王知道雷利对财富的渴求超乎寻常、还有说话总是毫无遮拦,所以一直没有任命雷利担任枢密院的要员。

女王有另一名宠臣名叫哈顿,他遵从女王的命令,一生都没有娶妻。但雷利就不同了,雷利对女色毫无抵抗力,还曾经和女王身旁的侍女谈情说爱。其中一名贴身侍女伊丽莎白-斯洛克摩顿甚至因此怀孕,和雷利私订终身打算结婚,听到这消息,女王再也无法漠视不管了。

气头上的女王下令逮捕雷利、送到伦敦塔去监禁,随后那名贴身侍女伊丽莎白-斯洛克摩顿也同样被关进伦敦塔。女王认为,雷利竟然抛弃女王而爱上年轻侍女,是罪无可赦的。

雷利在朝廷里的政敌看到他倒大楣,都感到高兴喜悦,还用恶毒的口吻说道:「女王的愤怒是不会消失的,他就一辈子待在大牢里吧。他一旦失去女王的宠爱,领地和宫廷职务迟早会被剥夺,就像从云端坠落到地狱一样。」

其它人怎么说他坏话,雷利都不在乎,他唯一在乎的是女王是否会原谅他。因为他的财富与功名,都要仰赖宫廷的赏赐。所以,雷利写了很多信给女王,信上写满了逗女王开心的话语,还把女王比拟做亚历山大大帝、月神黛安娜、爱神维纳斯,为的就是要让女王不再迁怒于他。

这些信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效果,不过,到了一五九二年九月,好运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了,有一艘西班牙的武装商船被拖曳到达符茅斯港。这艘西班牙商船原本载着宝物从东印度返航,中途被英国的海盗船给打劫掳获,才拖回英国来,而海盗船刚好是雷利出资赞助的。可是,船才刚靠岸,上头载满的珍珠、钻石、黑檀木、香料、胡椒、鸦片就被闻风而来的人群趁乱抢夺,拿走了不少财货。

女王对此感到相当惋惜,这才想到被关在牢里的雷利。雷利被释放出来,立刻前往港口阻止民众掠夺。他一抵达港口,就受到故乡友人的热烈欢迎,发挥了他的人脉与影响力,请民众归还宝物。这次的功绩让雷利得到了正式释放,而各种宝物也充实了国库,尤其是胡椒,为女王赚进了大笔的利润。

于是雷利再度回到宫廷,女王再次任命他担任贴身护卫队长,还将许多外交使命交付给他执行,可是,雷利的光荣岁月已经来到了尾声,因为女王始终没有忘记他过去背叛女王的事实。所以雷利的妻子一直被限制居住在多塞特,无法和丈夫相见。

在伦敦塔度过的后半生

伊丽莎白女王驾崩之后,继位的詹姆士一世在1603年再次逮捕雷利,冠上反叛之罪。雷利被关进伦敦塔的血腥塔里,一关就长达十三年之久。

尽管雷利身陷囹圄,他在伦敦还是颇受到民众欢迎。每天固定的时刻,他都可以在伦敦塔的广场上散步,伦敦市民就攀在城墙上眺望他,当他一出现,对民众挥挥手,就引来一阵欢呼。

雷利的名声在贵族和外国使节之间也是历久不衰,这些贵族和使节写了许多请愿书替他求情,让雷利在血腥塔的牢狱生活得以改善不少,能够拥有象样的床铺、桌椅、地毯、暖炉,也准许他的妻子和随从和他住在一起。

在塔里生活的这段期间,雷利在1614年完成了知名著作《世界史》,这本书原本是为詹姆士一世的王太王子利所写的,但出版之后非常畅销,成了十七世纪最畅销的巨作。后来的政治家克伦威尔和诗人约翰-弥尔顿都读过此书,受到极大的影响。这本《世界史》引用了六百多位各派别史学家的历史观,从远古埃布尔拉罕的时代一直写到马其顿王国,是极有帮助的好书。

年轻的王储亨利为人理智宽宏,他尊敬雷利,把他当成导师。可惜亨利还没继位就因病英年早逝了。

在伦敦塔的囚禁时期,雷利还很热中于做实验,为了研究植物学,官方还特地在塔内替他设置了专门的研究所。

最后的豪赌

1610年,雷利向詹姆士一世请愿,希望能参加探险队,到南美洲奥利诺科河流域去寻找金矿。他还签下切结书「如果没有发现金矿,就当场砍下我的首级。」可是,1617年的这场探险活动最后以失败收场,还和强大的西班牙军发生武力冲突,他的爱子也死在战斗之中。

1618年雷利归国,马上就被关进伦敦塔的毕强塔,他的心中想必充满了失意。过去他曾受到伊莉莎白女王的宠信、在美洲探险时威名远播、还写下了传世巨作《世界史》,可是现在的他,只能待在伦敦塔里等待死亡。

不过,当死刑的判决定谳时,雷利并没有畏缩动摇。他在走向刑场的路上,见到一旁群众里有个秃头的男人,就把自己那顶豪华的羽毛装饰帽子脱下来扔给他,然后说:「你拿去用吧,我想你比我还更需要用到帽子。」让在场的人都不禁莞尔一笑。

处决的刑场并没有设在伦敦塔,而是设在西敏寺的宫殿庭院。即使面临死亡,雷利仍旧平静而开朗,他喃喃说道:「我走了好长一段旅程啊。」然后他走上处刑台,看着砍头的刽子手,问道:「不知道斧头利不利?」然后又看看斧头,微笑的说:「果然很利,就像是治百病的良医一样。」

雷利拒绝在死前蒙住眼睛,他把脖子靠在断头台上,见到刽子手神情有些犹豫,就对刽子手说:「没什么好怕的,来吧,快点动手吧。」

斧头落下,雷利的人头也落地了。

这位身兼宫廷仕绅、政治家、军人、探险家、历史学者、诗人、博物学者等,集多重身分与才华于一身的雷利,是英国在文艺复兴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人,这点是无庸置疑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